您当前位置 : 直购电平台 行业资讯 从供电企业的现状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意义

最新新闻

从供电企业的现状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意义

9424 1年前

编者按


国网能源院作为能源智库,近年来不断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智库研究者。他们力求以独立之精神,进行独立之思考,敏锐抓住时代的能源问题,笔耕不辍,自强不息。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特设立了“能源智库首发式”专栏,重点推介国网能源院研究骨干的原创文章。我们在约稿的同时,也欢迎院里同志将自己“独立之思”落笔写就“独立之作”,踊跃投稿,共同营造智库浓厚的思想进取和学习交流氛围。


2021年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后,引发业界从其内涵特征、问题思路、关键技术、实施路径等顶层设计层面大量讨论研究。但若实际观察这些年电力工业的发展形态演进,尤其从供电企业视角,新型电力系统已蕴育在实践中,党中央作为概念的提出,只是使之“破土而出”。


近年来多次出现的因一次能源供应不稳定和极端天气引起的局部地区电力短缺,同样使供电企业感受到“切肤之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能源电力领域重大系统工程,应把安全可控作为底线要求和检验标准。在风光发电初步成为供电“生力军”的基础上,要创新解决其出力可观可测可控的技术难题,使之进一步成为合格可靠的“主力军”。进而加快推广应用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等需求侧资源,继续发挥煤电等传统电源的托底作用,形成电力供应的“集团军”。同时转型升级传统电网,建设规模合理、结构坚强的骨干网架,构建安全防御体系,增强电网的韧性、弹性和自愈能力,提升对极端天气的适应和恢复能力。


“十三五”以来风电光伏集中开发并网虽使供电企业“应接不暇”但也“不辱使命”,新能源利用率总体提升至95%以上。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始终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地市供电企业下一步需着力应对的是分布式风电光伏的并网消纳。既要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扩大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和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夯实电网平台基础。又要把握传统配电网升级为主动配电网的趋势,充分利用新型储能、需求响应等各环节资源,协同发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还要注意政企协同优化新能源开发时序,将分布式开发和就地消纳的政策导向落地、落实。


供电企业营销服务已实现抄表收费、报装接电业务“一网通办”,“获得电力”成为营商环境优势指标,但客户还希望享有更快捷的接入服务和更透明的信息公开。要把供电服务升级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赋能。电网欠发达地区先要补短板,“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要持续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地区要适应多元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构建面向客户和市场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更加公平开放,以“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挖掘潜在价值实现多赢。


电网作为乡村的关键基础设施,将通过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拓展助力乡村产业更强生态更美。特别是推动和服务好分布式新能源的商业开发与村集体的收益共享机制落地,使农民和农村得实惠。进一步探索打造“新能源+产业”、农业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等新模式新业态,为更高质量服务乡村产业用能开辟新路。同时,创新“微电网有效作为+大电网有效调节”模式,不仅使偏远乡村,还有适宜地区形成更经济可靠的供电解决方案。


专家介绍


张晓东,高级工程师,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现任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挂职)。主要从事能源电力转型研究、电网规划和投资管理等。


刘宇,高级工程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现任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副所长(挂职)。主要从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力市场建设研究等。